宣华无树著啼莺,惟有摩诃春水生。的释义

小星12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景

唐·徐铉

宣华无树著啼莺,惟有摩诃春水生。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行。

作者简介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五代至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徐铉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臣子,入宋后累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他工于书法,擅长诗文,与弟徐锴并有文名,有《骑省集》传世,徐铉的文章平易晓畅,诗风清新自然,在五代至北宋初年的文坛上颇有影响。

译文

宣华宫中已没有树木可供啼莺栖息,只有摩诃池中的春水在潺潺流淌,风和日丽,天气晴朗,人们的心情也变得格外舒畅,夕阳西下时,伴随着悠扬的箫鼓声,几艘游船在水面上缓缓前行。

释义

宣华:指南唐宣华宫,此处泛指宫殿。

无树著啼莺:指宫中树木稀少,没有可供啼莺栖息的地方。

摩诃:梵语,意为“大”,此处指摩诃池,为成都的一处名胜。

春水生:春天的水开始涨起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宣华宫和摩诃池畔的宁静而美丽的景象,首句“宣华无树著啼莺”以“无树”和“啼莺”的对比,暗示了宫中树木的稀少和春天的生机盎然;次句“惟有摩诃春水生”则突出了摩诃池中春水的涨起,为全诗增添了一抹生动的色彩,后两句“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行”则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美好氛围,展现了人们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乘船游览、享受生活的情景,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活的情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徐铉入宋之后,他在南唐时曾任官职,入宋后也颇受重用,在闲暇之余,他游览了成都的摩诃池等名胜,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活的宁静,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春景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徐铉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他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