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视少时真隔世,但余一念在元元。下一句是什么?

小星13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杂感

朝代:清代

作者:黄遵宪

茫茫四海人无数,

哪个男儿是丈夫?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回视少时真隔世,

但余一念在元元。

江山信美非吾土,

飘泊栖迟近海门。

作者简介

黄遵宪(1848年-1905年),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梅州)人,晚清著名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早年曾赴日留学,后历任驻日、英、美等国使馆参赞、总领事等职,亲身经历了甲午战争、戊戌变法等重大历史事件,黄遵宪的诗作风格独特,主张“我手写我口”,强调诗歌应反映时代变迁和个人情感,对后来的诗歌革新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茫茫人海中无数人走过,

哪个男儿能称得上真正的丈夫?

醉卧在沙场上请不要笑话我,

自古以来出征打仗的人有几个能活着回来?

回头看看年轻时的自己仿佛隔了一个世界,

心中唯一牵挂的是天下苍生。

虽然江山如此美丽却不是我的故乡,

漂泊不定最终在海门附近栖身。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战争、故乡及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首联以反问开篇,质疑世间真正的英雄何在;颔联借用古战场意象,表达了对战争残酷性的认识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颈联“回视少时真隔世,但余一念在元元”是全诗的核心,诗人回顾过去,感到与年轻时的自己已判若两人,但心中始终挂念着天下百姓;尾联则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漂泊无依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颈联“回视少时真隔世,但余一念在元元”尤为动人,展现了诗人超越个人得失,心系天下的高尚情怀,黄遵宪的诗歌善于融合传统与现代,既有古典诗词的韵味,又融入了西方文学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黄遵宪晚年时期,此时他已历经多次外交使命,亲眼目睹了国家的贫弱和人民的苦难,他也亲身经历了戊戌变法的失败,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了忧虑,在这样的背景下,黄遵宪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社会、国家的深刻思考和忧虑,诗中既有对过去的回忆和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期许和憧憬,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精神。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