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客中夜感
唐·韦庄
客里逢秋醉似泥,空堂独卧意凄迷。
夜来携客寻香径,月落垂杨系马啼。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早年屡试不第,后因黄巢之乱避乱江南,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他工诗能词,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韦庄的诗风清丽,词则婉约动人,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身在异乡恰逢秋日,我醉得如同烂泥一般,独自躺在空旷的厅堂里,心中满是凄凉与迷离,夜晚时分,我曾带着客人沿着香气四溢的小径漫步,直到月落时分,才在垂杨柳下系马停留,听着马儿的啼叫,心中更添几分愁绪。
释义
“客里逢秋醉似泥”描绘了诗人在异乡遇到秋天,因思乡或生活的不如意而痛饮至醉的状态;“空堂独卧意凄迷”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醉酒后独自躺在空荡荡的厅堂中,内心的孤独与凄凉,后两句通过夜晚寻香径、月落系马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迷茫。
赏析
这首诗以“客里逢秋”为背景,通过“醉似泥”、“意凄迷”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异乡漂泊、孤独无助的心境,诗中“携客寻香径”与“月落垂杨系马啼”的描写,既展现了诗人试图通过游玩来排解愁绪的努力,又通过月落、马啼等意象,反衬出内心的更加孤寂与凄凉,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韦庄抒情诗的佳作之一。
创作背景
韦庄一生经历了晚唐的动荡与五代的更迭,长期漂泊异乡,仕途不顺,生活困苦,这首诗很可能是在他漂泊异乡、仕途失意之时所作,面对秋天的萧瑟景象,诗人不禁触景生情,回忆起家乡的温暖与亲人的陪伴,从而产生了深深的思乡之情与孤独之感,通过这首诗,韦庄不仅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愁苦与迷茫,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人民流离失所的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