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道敢希千载上,会心聊付一编中。全诗是什么?

风云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书怀

宋·陆游

行道敢希千载上,会心聊付一编中。

浮名浮利何须问,且醉深林看落红。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怎敢奢望能达到千古流传的高度,只愿将心中的感悟寄托在这简短的诗篇之中,世间的虚名浮利又何必去追问呢,不如在这深林中沉醉,静静观赏落花的美丽。

释义

行道敢希千载上: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所能达到的高度有着清醒的认识,不敢轻易奢望能够流传千古。

会心聊付一编中:诗人将心中的感悟和体会寄托在诗篇之中,以此作为自我表达和情感宣泄的方式。

浮名浮利何须问:诗人对世俗的虚名浮利持有一种淡泊的态度,认为这些都不值得去追求和在意。

且醉深林看落红:诗人更愿意在自然中寻求心灵的宁静和满足,沉醉于深林之中,欣赏落花的美丽。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抒发个人情怀的作品,首句“行道敢希千载上”展现了诗人的谦逊和自知之明,他深知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所能达到的高度有限,不敢轻易奢望能够流传千古,次句“会心聊付一编中”则表达了诗人将心中的感悟和体会寄托在诗篇之中的愿望,以此作为自我表达和情感宣泄的方式,后两句“浮名浮利何须问,且醉深林看落红”则进一步体现了诗人对世俗虚名浮利的淡泊态度,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陆游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和坎坷,他曾在朝廷任职,也曾在地方为官,但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晚年时期,陆游逐渐对世俗的虚名浮利产生了淡泊之情,更加向往自然和内心的宁静,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心境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世俗虚名浮利的淡泊态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