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溪居
唐·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尽日溪边艇子斜,治生不种邵平瓜。
僻乡何以销忧日,唯有床头一瓮酒。
作者及朝代
作者:柳宗元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汉族,祖籍河东郡(今山西省永济市运城古城村)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章的成就大于诗作,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被推为“游记之祖”,曾著有《柳河东集》等作品。
译文
长时间被官职所束缚,有幸这次被贬谪来到这里(南夷)。
闲时我就与农田菜圃为邻,有时仿佛就是个山林隐士。
清晨我去耕作翻露草,傍晚我乘舟行经溪水触石响。
独往独来碰不到那庸俗之辈,仰望楚天的碧空而高歌。
整天在溪边停靠着小船,为了生计却不种邵平的瓜田。
在这偏僻的乡里用什么方法来消除忧愁?唯有靠床头的一瓮酒。
释义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被贬谪到南夷(今湖南、贵州一带)后的溪居生活,诗中通过描绘自己与农田菜圃为邻、耕作、乘舟等日常活动,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自然宁静生活的态度,诗人也表达了对官场束缚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溪居生活的宁静与闲适,诗人通过“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等诗句,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山林隐士的羡慕。“尽日溪边艇子斜,治生不种邵平瓜”等诗句,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不慕名利的高尚品质,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佳作之一。
创作背景
柳宗元在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革新运动,被贬为邵州刺史,到任一个月,又被贬为永州司马,在永州,他深感政治上的失意和前途的渺茫,于是寄情山水,写下了大量的山水游记和诗歌,这首诗就是他在永州期间创作的,通过描绘自己的溪居生活,表达了对官场束缚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