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渔翁
宋·苏舜钦
朝看云出岫,暮观日沉红。
露箬霜筠织短篷,飘然来往淡烟中。
一竿一笠一扁舟,丈六金身万仞峰。
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鸥。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舜钦(1008年—1048年)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舜钦,字子美,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散文家,他早年仕途坎坷,后因政治斗争被贬谪,晚年寓居苏州,以诗文自娱,苏舜钦的诗风豪迈奔放,与梅尧臣齐名,时称“苏梅”,他的散文也颇有成就,著有《苏学士文集》等。
译文
清晨观看云雾从山间升起,傍晚观赏太阳沉入红霞之中,用带着露水的箬竹叶和经霜的竹子编织成短小的船篷,在淡淡的烟雾中自由自在地往来,手持一根钓竿,头戴一顶斗笠,乘坐一叶扁舟,仿佛与万丈高峰上的佛像一般超凡脱俗,不向人间争名夺利,只将心中的事情寄托给沙洲上的鸥鸟。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渔翁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通过“露箬霜筠织短篷,飘然来往淡烟中”等句,展现了渔翁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渔翁不问世事,只愿在山水间逍遥自在,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渔翁的生活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渔翁超脱世俗、逍遥自在的精神境界,首联“朝看云出岫,暮观日沉红”以时间的流转为背景,描绘了渔翁生活的宁静与美好,颔联“露箬霜筠织短篷,飘然来往淡烟中”则通过具体的物象和场景,进一步突出了渔翁的逍遥自在,颈联“一竿一笠一扁舟,丈六金身万仞峰”以对比的手法,将渔翁的渺小与自然的伟大相对照,更加凸显了渔翁的超凡脱俗,尾联“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鸥”则直接表达了渔翁不问世事、只愿与自然为伴的高洁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舜钦在被贬谪后,寓居苏州时所作,当时他仕途不顺,心情抑郁,于是通过描绘渔翁的生活来表达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状态,也体现了北宋时期士人阶层对自然、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这首诗也以其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