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拥鼻吟
宋·辛弃疾
起向高楼撞晓钟,尚余孤梦与谁同?
鹤归华表千年事,人老西湖几度秋。
回首前尘如梦影,伤心往事似烟消。
谁知造物犹遗漏,拥鼻高吟又一春!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将领,豪放派词人代表,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一生力主抗金,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其词作艺术成就极高,题材广阔,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又不失温婉细腻,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清晨起身,我向高楼撞响晓钟,却发现自己还沉浸在孤独的梦境中,无人与共,仙鹤归来,华表上已过了千年的岁月;而我,在西湖边也已老去,度过了多少个秋天,回首过去,那些往事如同梦幻般飘渺;伤心之处,那些故事仿佛被烟雾消散,谁能想到,造物主竟也有遗漏之处,让我在这又一个春天里,依旧拥鼻高吟,抒发着未了的情怀。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诗人清晨的孤独、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以及对命运不公的无奈,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在逆境中仍坚持自我、高吟不辍的坚韧精神。
赏析
“起向高楼撞晓钟”一句,以清晨撞钟的意象开篇,既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清醒,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新的开始。“鹤归华表千年事,人老西湖几度秋”两句,通过鹤归华表的典故与自身在西湖边老去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无情的感慨与对生命短暂的哀叹。“回首前尘如梦影,伤心往事似烟消”两句,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与无奈,往事如烟,难以捉摸。“谁知造物犹遗漏,拥鼻高吟又一春”两句,则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命运不公的无奈与坚持自我、高吟不辍的坚韧精神,全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既有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也有对自我价值的坚定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创作于辛弃疾晚年时期,此时的他已历经仕途坎坷,壮志难酬,心中充满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现实的不满,西湖作为他晚年生活的重要场所,见证了他许多孤独与无奈的时刻,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清晨撞钟、鹤归华表、人老西湖等意象,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在逆境中仍坚持自我、高吟不辍的坚韧精神,也透露出他对命运不公的无奈与自嘲,以及对未来仍抱有一丝希望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