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堂仰占久叹吒,悬知龙君未税驾。全诗是什么?

生辉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观潮

宋·苏轼

临堂仰占久叹吒,悬知龙君未税驾。

江神河伯长自骄,来如雷霆去如潮。

天吴彀弩百灵从,雄虹雌霓掣两端。

风驱电扫蛟鳄遁,海若东游空此潭。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译文

我站在堂前仰望占卜,长久地叹息与惊叹,心中早已知道龙王尚未收起它的车驾,江神河伯常常自鸣得意,它们来时如同雷霆万钧,去时又如潮水般汹涌,天吴神拉开弓弩,百灵随之而动,雄虹和雌霓在两端被牵引,风驱电扫之下,蛟鳄纷纷逃窜,海若东游之后,这里只留下了一片空潭。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观潮时的壮观景象,诗人通过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将江神河伯、天吴、蛟鳄等神话元素融入诗中,展现了潮水来时的汹涌澎湃和去后的宁静空旷。“临堂仰占久叹吒,悬知龙君未税驾”表达了诗人对潮水来临前的期待与惊叹,以及对龙王尚未离去的预感。

赏析

这首诗以观潮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潮水的壮丽景象,诗人运用神话元素,将江神河伯、天吴等形象融入诗中,增强了诗歌的奇幻色彩,诗人还通过夸张的手法,如“来如雷霆去如潮”、“风驱电扫蛟鳄遁”等,将潮水的汹涌澎湃和迅猛无比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还通过对比的手法,将潮水来时的喧嚣与去后的宁静进行对比,突出了潮水的壮观与神奇。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轼在观潮时所作,当时,苏轼可能正在游历或任职于江南地区,有机会亲眼目睹潮水的壮观景象,他深受震撼,于是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描绘潮水壮丽景象的诗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苏轼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赞美,以及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这首诗也展现了苏轼作为文学大家的才华与魅力,他的诗歌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