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尘不到放翁家,绕麦穿桑野径斜。全诗是什么?

生辉78个月前

诗词原文

村居初夏

南宋 · 陆游

市尘不到放翁家,绕麦穿桑野径斜。

长与钓翁分坐席,有时农父送瓜茶。

日长简册舒还卷,夜永铜壶滴又加。

老去功名空自惜,古来穷达有谁夸。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城市的喧嚣和尘土不会到达放翁的家,田间小路绕着麦田和桑树,弯弯曲曲,我常常与钓鱼的老翁分享座位,有时农夫还会送来瓜果和茶水,白天漫长,我时而展开书卷阅读,时而卷起;夜晚漫长,铜壶滴水的声音不断,年老之后,对于功名只是徒然自惜,自古以来,穷困与显达又有谁真正夸耀过呢?

释义

首联“市尘不到放翁家,绕麦穿桑野径斜”描绘了诗人居所的宁静与远离尘嚣,以及周围田园风光的自然之美,颔联通过“长与钓翁分坐席,有时农父送瓜茶”展现了诗人与乡村生活的和谐融入,以及与村民之间的友好交往,颈联“日长简册舒还卷,夜永铜壶滴又加”则反映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与对时间的深刻感受,尾联“老去功名空自惜,古来穷达有谁夸”表达了诗人对功名的淡泊态度和对人生穷达无常的深刻认识。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村居初夏的宁静生活,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高洁情操,诗中通过对田园风光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与村民交往的温馨场景的刻画,营造了一种和谐、宁静、闲适的生活氛围,诗人也通过尾联的议论,表达了对人生穷达无常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功名的淡泊态度,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深厚的哲学思考。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他被贬谪至乡村期间,面对仕途的挫折和人生的无常,诗人选择了回归自然,享受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村居初夏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