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咏志
唐·李贺
白头自苦君无笑,骨朽成尘志未休。
心似铁石坚难摧,身如蒲柳弱易秋。
平生壮志今何在,空余豪情付东流。
莫道人生无再少,此心犹可骋沙洲。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虚构之作,历史上李贺并未创作过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李贺,唐代著名诗人,字长吉,生于公元790年,卒于公元817年,他生活在晚唐时期,以其奇特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被誉为“诗鬼”,李贺的诗作常描绘奇幻的景象,抒发个人抱负与怀才不遇的感慨,语言瑰丽,意境深远。
译文
白发苍苍,我自知生活艰辛,请不要嘲笑我的执着;即便死后骨朽化为尘土,我的志向也永不消逝,我的心像铁石一样坚硬难以摧毁,但身体却像蒲柳一样柔弱,容易衰老,平生的壮志如今在哪里?只剩下满腔豪情随着时光流逝,不要说人生没有再次年轻的机会,我这颗心仍然可以在广阔的沙洲上驰骋。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生命不屈不挠的态度,尽管年岁已高,生活艰辛,但诗人的志向依然坚定,不因岁月的流逝和身体的衰弱而放弃,他通过对比“心似铁石”与“身如蒲柳”,强调了精神力量的强大与肉体脆弱的对比,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赏析
此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李贺独特的艺术风格,首联“白头自苦君无笑,骨朽成尘志未休”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超越生死的坚定信念,颔联通过“心似铁石”与“身如蒲柳”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坚韧不拔和生命的脆弱,颈联则是对自己生平壮志未酬的感慨,尾联则以积极的态度展望未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
创作背景
虚构的创作背景中,这首诗可能是在李贺晚年时期,面对仕途不顺、身体衰弱等困境时所作,他通过这首诗来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与不屈,表达了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在晚唐动荡的社会背景下,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士人阶层普遍面临的困境和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