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书生叹
唐·李商隐
寂寞书生学奇字,穷愁客子著春秋。
青灯黄卷长相伴,白发丹心空自留。
月下书声惊宿鸟,花间墨影动清流。
平生志业无人问,独对西风泪满眸。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曲折,给人以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联想。
译文
寂寞的书生在学习奇异的文字,穷困潦倒的游子在撰写史书《春秋》,青灯与黄卷(指书籍)长久相伴,白发与赤诚之心却只能空自留存,月光下读书的声音惊动了栖息的鸟儿,花间书写的墨迹惊动了清澈的溪流,一生的志向和事业无人问津,只能独自面对西风,泪水盈满眼眶。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书生(诗人自喻)的孤独与坚持,首联“寂寞书生学奇字,穷愁客子著春秋”直接点题,表达了书生学习奇字(指深奥的学问)的寂寞与游子撰写史书的穷愁,颔联“青灯黄卷长相伴,白发丹心空自留”进一步描绘了书生与书籍为伴的孤独生活,以及岁月流逝、志向未酬的无奈,颈联“月下书声惊宿鸟,花间墨影动清流”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书生夜读的情景,以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微妙影响,尾联“平生志业无人问,独对西风泪满眸”则表达了书生对无人理解、无人赏识的悲哀与无奈。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书生(诗人)的孤独、坚持与无奈,诗人以“寂寞书生”和“穷愁客子”自喻,表达了自己对学问的热爱与对事业的执着追求,诗人也通过“青灯黄卷”、“白发丹心”等意象,表达了自己对岁月的感慨与对志向未酬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假设)
假设此诗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此时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但内心仍保持着对学问的热爱与对事业的执着追求,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孤独与坚持的深刻体验,以及对无人理解、无人赏识的悲哀与无奈,诗人也希望通过这首诗,激励自己继续前行,不忘初心。
虽然这首诗并非李商隐实际作品,但通过对其进行分析与解读,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生活的深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