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登楼强体
唐·陆龟蒙
顽躯安得常强健,更倚东吴寺寺楼。
山色满前供远目,江声终日听清流。
闲来欲问禅机意,老去方知世事悠。
此际凭栏无限意,西风瑟瑟满城秋。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陆龟蒙写过此诗,以下解析基于虚构内容。)
作者简介
陆龟蒙,唐代晚期文学家、诗人,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生活在晚唐动荡不安的年代,却以淡泊名利、隐居山林著称,擅长诗文,尤工乐府,与皮日休齐名,世称“皮陆”,其作品多反映田园生活、自然景物及隐逸思想,风格清新自然,语言平易近人。
译文
我这副老迈的身体怎能常常保持强健呢?只好更加依赖东吴各地寺庙的楼阁来登高望远,寻求心灵的慰藉,眼前山峦叠嶂,供我远眺,耳边江水滔滔,终日不息,清音绕耳,闲暇时,我想要向僧人请教禅机妙理,年岁渐长,才愈发体会到世事的悠远与无常,我独自倚栏,心中无限感慨,西风瑟瑟,满城已是一片秋意盎然。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诗人登楼远眺的场景,表达了对健康长寿的渴望、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顽躯安得常强健”一句,直接点出诗人对身体健康的担忧;“更倚东吴寺寺楼”则透露出他寄情山水、寻求精神寄托的心境,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禅理的探寻,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隐逸情怀和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
赏析
本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诗人通过登楼远眺这一行为,将个人的身体状况、对自然的热爱、对禅理的探寻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而富有哲理的画卷,诗中“山色满前供远目,江声终日听清流”两句,尤为传神,既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美,又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创作背景
虽然此诗为虚构之作,但我们可以假设其创作背景为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墨客多选择隐居山林,以避世乱,陆龟蒙作为其中的代表,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身体健康的忧虑、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寻,在晚唐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诗人选择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通过寄情山水、探寻禅理来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这种生活态度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追求,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墨客普遍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