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昏共度空阶雨,蛩冷偏依丈室床。上一句是什么?

春秋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秋夜愁思

朝代:清代

作者:郑板桥

灯昏共度空阶雨,蛩冷偏依丈室床。

孤影寂寥人不寐,秋心一半是离伤。

作者简介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郑板桥的诗作清新脱俗,常寓深意于浅近之中,其画作则笔墨纵横,淋漓酣畅,尤善画竹。

译文

昏黄的灯光下,我与空荡荡的台阶上的雨水共度时光,秋夜的寒虫冷得只能依偎在丈室(书房)的床边,我独自一人,身影寂寥,夜不能寐,心中一半的秋意都化作了离别的忧伤。

释义

灯昏共度空阶雨:形容夜晚灯光昏暗,与阶前细雨相伴,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

蛩冷偏依丈室床:蛩,即秋虫,此处指秋虫因寒冷而依偎在书房的床边,进一步烘托出秋夜的寒意和孤寂。

孤影寂寥人不寐:形容诗人独自一人,身影寂寥,夜不能寐,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愁思。

秋心一半是离伤:将秋意与离伤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深忧伤。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描绘灯昏、空阶雨、蛩冷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思,诗中“灯昏共度空阶雨”一句,既描绘了秋夜的景象,又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蛩冷偏依丈室床”则进一步烘托出秋夜的寒意和孤寂,使诗人的愁思更加浓厚,最后两句“孤影寂寥人不寐,秋心一半是离伤”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将秋意与离伤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深忧伤,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郑板桥仕途不顺或离别亲友之时,郑板桥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晚年更是贫困潦倒,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内心的愁思与无奈,这首诗中的“秋心一半是离伤”很可能就是他在离别亲友或遭遇挫折时内心的真实写照,郑板桥对自然景象的敏锐观察和细腻描绘也在这首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