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来赋远游,一窗又复寄南州。的意思及出处

风云10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南游寄怀

唐·韦庄

二十年来赋远游,一窗又复寄南州。

海天凭尺难传信,风月寄琴谁识愁。

路远迢迢空碧尽,云深渺渺独登楼。

归心似箭何时到,梦绕家山月满头。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感与战乱离愁,词风清丽温婉,对后世词的发展有重要影响,韦庄一生历经战乱流离,其作品常流露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故土的深切思念。

译文

二十年来我一直在远方漂泊游历,如今又在这南州的窗前寄居,隔着茫茫海天,书信难以传递我的思念,借琴抒发风月之情,又有谁能真正理解我的愁绪?路途遥远,碧空尽头似乎也没有尽头,我独自登上高楼,望着深邃渺远的云层,归心似箭,却不知何时才能到家,梦中总是绕着故乡的山川,直到月光洒满我的额头。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二十年来漂泊异乡、远离家乡的深切感慨,首句“二十年来赋远游”直接点出长时间的游历生涯;次句“一窗又复寄南州”则描绘了当前寄居南州的现状,接下来的两句通过“海天凭尺难传信”和“风月寄琴谁识愁”表达了与亲人通信之难和内心愁绪无人理解的孤独感,最后两句“路远迢迢空碧尽,云深渺渺独登楼”和“归心似箭何时到,梦绕家山月满头”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归心似箭的心情。

赏析

韦庄的这首诗以其深情厚谊和细腻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漂泊生涯的无奈,诗中“海天凭尺难传信”一句,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距离之遥远和通信之难,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力度,而“风月寄琴谁识愁”则通过借琴抒情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理想的追求,体现了韦庄作为晚唐至五代时期杰出诗人的艺术造诣。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时代,诗人一生历经战乱流离,多次迁徙,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成为他作品中常见的主题,这首诗很可能是韦庄在又一次远离家乡、寄居南州时所作,通过描绘自己的漂泊生涯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在战乱不断的背景下,这种思乡之情显得尤为珍贵和感人。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