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村居即事
宋·范成大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俗孝家家供菽水,农勤处处筑陂塘。
篱边野老无拘束,树下渔翁得自由。
若使当时身不遇,也应来此结茅庐。
作者及朝代
作者:范成大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官员,他早年仕途坎坷,后曾任地方官,政绩显著,晚年退居石湖,致力于文学创作,范成大的诗作题材广泛,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田园诗,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
译文
山陵和原野草木茂盛,远远望去,一片葱茏,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风俗淳朴的村庄里家家都用豆子和清水来供奉祖先,农民们勤劳地四处修筑池塘和水坝,篱笆边的老人生活得自由自在,不受拘束,树荫下的渔翁也悠然自得,如果当初我没有遇到赏识我的伯乐,也许我也会选择来这里隐居,搭建一座简陋的茅屋。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乡村的宁静与和谐,以及农民们勤劳、淳朴的生活,首联写自然景色,颔联写乡村风俗,颈联写村民生活,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乡村的田园风光和农民生活,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情怀,颔联“俗孝家家供菽水,农勤处处筑陂塘”尤为精彩,既展现了乡村的淳朴民风,又体现了农民的勤劳与智慧,诗人通过描绘这些场景,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赞美和向往,尾联的“若使当时身不遇,也应来此结茅庐”则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隐居生活的憧憬。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范成大在晚年退居石湖时所作,他一生仕途坎坷,晚年才得以退隐田园,享受宁静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对乡村生活的真实写照和深刻感悟,通过描绘乡村的自然风光、风俗人情和村民生活,诗人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