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下一句是什么?

春秋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村居即事

宋·范成大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

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

(注:您提供的关键词“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出自范成大的《村居即事》的第二联,但为便于完整解析,我列出了整首诗,关于这两句的具体出处和背景,有时也可能在范成大的其他集子或笔记中以不同形式出现,但此处以《村居即事》为代表进行解析。)

作者及朝代

作者:范成大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官员,他早年仕途不顺,后历任多处官职,政绩显著,范成大的诗歌以田园风光、农村生活为题材者最为人称道,风格清新自然,语言平易近人,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

译文

(整首诗译文,重点解析您提供的两句)

山陵和原野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乡村的四月正是最忙的时候,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夕阳西下,古老的柳树旁是赵家庄,背着鼓的盲艺人正在那里开场说书,人死后的功过是非又有谁来管呢?整个村子里的人都在听说书人讲述蔡中郎的故事。

释义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乡村画面,斜阳、古柳、赵家庄,构成了一幅典型的乡村晚景图;而负鼓盲翁正作场,则增添了乡村生活的文化气息和人情味,诗人通过这一场景,展现了乡村生活的闲适与和谐,同时也透露出对人生无常、死后是非难定的淡淡感慨。

赏析

这两句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乡村晚景图,斜阳、古柳、赵家庄,这些元素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古朴的氛围;而盲翁的说书声,则打破了这份宁静,为画面增添了生动与活力,诗人通过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乡村生活的闲适与和谐,还巧妙地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盲翁的说书,既是对乡村文化生活的反映,也是对人生无常、死后是非难定的隐喻,整首诗意境深远,韵味悠长,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启示。

创作背景

范成大在南宋时期曾担任过地方官职,对乡村生活有着深入的了解和体验,他的诗歌中经常描绘乡村的自然风光和农民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农民命运的关注,这首《村居即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乡村的晚景和盲翁的说书场景,表达了他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也反映了当时乡村社会的文化生活和农民的精神面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