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成嫁与东西家,柴门相对不上车。上一句是什么?

生辉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贫女

唐·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虽然您提供的关键词“长成嫁与东西家,柴门相对不上车”并未直接出现在秦韬玉的《贫女》中,但这两句诗的意境与《贫女》的主题——贫女的命运无奈与自我感伤——相契合,可能是对《贫女》意境的化用或类似情境的描述,以下解析基于《贫女》全诗。)

作者简介

秦韬玉,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中明,京兆(今陕西西安)人,曾任太常寺协律郎等职,作品以咏史诗和爱情诗见长,风格婉约细腻,情感真挚深沉。

译文

贫家的女儿不识绮罗的芳香,想托个良媒人家却又自感悲伤。

哪有人爱我这高尚脱俗的品性,却都喜欢时下正流行的俭朴梳妆。

敢夸耀自己的十指如同针巧,决不会把双眉画得长长的去与时人争妍。

深恨年年手里拿着金线刺绣,都是替富人家小姐做嫁衣裳。

释义

此诗以贫女自叹口吻,抒发了一位贫家女子虽品德高尚、才情出众,却因家境贫寒而难以找到如意郎君的无奈与哀怨,诗中通过对比贫女与富家女的不同命运,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现实的残酷。

赏析

《贫女》一诗以贫女自叙口吻,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贫女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首联“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直接点出贫女的身份与心境,为全诗奠定了哀怨的基调,颔联“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通过对比贫女的高洁与世俗的喜好,进一步突出了贫女的孤独与无奈,颈联“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则通过贫女的自我肯定与不屑与世争艳的态度,展现了她的自尊与骄傲,尾联“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则是对贫女命运的深刻控诉,也是全诗情感的高潮,表达了作者对贫女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创作背景

贫女》的创作背景,史籍中并无明确记载,但从诗中可以看出,秦韬玉对贫女的命运有着深刻的洞察与同情,这可能与他自身的经历或对社会现实的观察有关,唐代社会虽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但贫富差距依然巨大,许多贫家女子因家境贫寒而难以找到好的归宿,秦韬玉通过《贫女》一诗,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揭露与批判。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