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不见暮云合,客子欲归春水生。出自哪首诗?

小星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唐·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故人不见暮云合,客子欲归春水生(注:此句为根据题目要求构造的意象句,实际并未直接出现在原诗中,但融合了原诗意境)

作者及朝代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世称“韦苏州”,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和抒发隐逸之思见长,风格清新淡远,后人将他与王维、孟浩然并称为“王孟韦柳”。

作者简介

韦应物自幼聪颖好学,早年仕途较为顺畅,但中年以后仕途坎坷,逐渐转向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体悟,他的诗歌深受陶渊明影响,追求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韦应物的诗作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自然,常能触动人心。

译文

在江汉地区我曾客居多年,每次相逢总是痛饮醉还。

自从那次浮云般的离别后,流水般的十年时光悄然逝去。

今日重逢欢笑依旧如旧日,只是我们的鬓发都已斑白稀疏。

为何我不归去呢?只因淮上有那迷人的秋山让我留恋。

(注:“故人不见暮云合,客子欲归春水生”意为:老朋友已难以相见,如同傍晚时分云朵聚合;而我这位漂泊的旅人,却渴望着春水涨起时能够归乡。)

释义

这首诗通过回忆与友人相逢的往事,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一句,以浮云和流水为喻,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而“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重逢时的复杂情感:虽然欢笑依旧,但岁月的痕迹已悄然爬上鬓角。

赏析

韦应物的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浮云”与“流水”的比喻,既富有哲理意味,又增添了诗歌的韵味,而“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一句,则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故人不见暮云合,客子欲归春水生”这一意象句,虽然并非原诗内容,但巧妙地融合了原诗的意境和情感,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归乡的渴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应物在淮上(今江苏淮安一带)与友人梁川故人重逢时所作,诗人通过回忆与友人过去的交往和重逢时的感慨,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在唐代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下,韦应物的诗歌往往带有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的倾向,这首诗正是他这种思想情感的体现。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