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高楼伤客
唐·李商隐
自古高楼伤客情,更堪万里望吴京。
寒云黯黯迷远道,落叶萧萧满故城。
秋色萧萧人欲老,夕阳淡淡月初生。
凭栏无限伤春意,空余惆怅对离情。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作往往寓意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译文
自古以来,高楼之上就容易引发离人的伤感之情,更何况还要在这万里之遥的地方遥望吴京(此处吴京可能代指远方的亲友或故地),寒云密布,遮蔽了远方的道路,使人看不清前方的方向;落叶萧萧而下,铺满了整个故城,秋天的景色让人感到凄凉,人也仿佛要随着这秋色老去;夕阳淡淡地落下,月亮刚刚升起,我独自凭栏远眺,心中充满了无限的伤感与春意(此处春意可能指内心的柔情或伤感),只能空对着这离别的情感而惆怅不已。
释义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在高楼之上对远方亲友或故地的思念之情,通过描绘寒云、落叶、秋色、夕阳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萧瑟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伤感与惆怅。
赏析
这首诗在表达上含蓄而深沉,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抒发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首联直接点题,表达了高楼之上容易引发伤感之情;颔联通过寒云、落叶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凄凉、萧瑟的氛围;颈联则通过秋色、夕阳等自然景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短暂;尾联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伤感与惆怅,整首诗在情感表达上层层递进,逐渐深入,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他身处异乡,远离亲友和故地,内心充满了孤独与思念之情,高楼之上,他独自凭栏远眺,眼前的景象触发了他的伤感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表达思念与惆怅的诗歌,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的动荡与不安,以及诗人对人生无常、离别苦痛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