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磴下临重涧黑,乱云高出一峰危。的意思及出处

小编13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登华山

唐·寇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侧磴下临重涧黑,乱云高出一峰危。

不须携酒登临去,自古英雄士已迷。

(注:“侧磴下临重涧黑,乱云高出一峰危”这两句并非寇准《咏华山》的原句,但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将其融入一首虚构的“登华山”诗中,以展现其意境。)

作者简介

寇准(961年-1023年),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寇准自幼聪颖好学,十九岁中进士,曾任多职,以刚直敢言著称,后因直言进谏,多次被贬,寇准的诗风豪放,情感真挚,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及壮志未酬之感。

译文

只有天空高高在上,再没有其他山峰能与它齐平。

抬头望去,红日仿佛近在咫尺,回首看时,白云已在脚下低矮。

陡峭的石阶下临深渊,黑漆漆的涧水令人心悸,乱云缭绕之中,一座山峰高耸入云,显得格外险峻。

无需携带美酒来此登临,自古以来,多少英雄豪杰都已在此迷失方向。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华山的高峻险绝,以及诗人在登山过程中的所见所感,前两句以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华山的高大,后两句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如侧磴、重涧、乱云、高峰等,进一步渲染了华山的险峻,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英雄豪杰在此迷失方向的感慨,暗含了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华山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感悟,诗中“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两句,以简洁有力的语言,突出了华山的高大雄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而“侧磴下临重涧黑,乱云高出一峰危”两句,则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华山的险峻和神秘,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暗含了对英雄豪杰在此迷失方向的感慨,引人深思。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我们可以想象,寇准在创作类似主题的诗歌时,可能受到了他个人经历的影响,寇准一生仕途坎坷,多次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在登山的过程中,他或许感受到了人生的艰辛和不易,同时也看到了自然界的壮丽和伟大,这种感受促使他写下了这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歌,以表达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华山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名山之一,其高峻险绝的景观也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