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夏日闲居
唐·白居易
角巾垫雨蝉声外,细葛含风日落初。
萧洒绿阴覆轩窗,清和白日映琴书。
幽怀一以远,喜得此生疏。
独坐思往事,林泉兴有余。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逝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人民诗人”,他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现实,表达了人民的疾苦,同时也展现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和谐统一。
译文
戴着角巾,在细雨中漫步,耳边是悠扬的蝉鸣;身着细葛布衣裳,感受着微风轻拂,此时日落初现,绿荫潇洒地覆盖着轩窗,清和的白日映照着琴与书,我的情怀因远离尘嚣而更加高远,庆幸此生得以如此疏放,独自坐着回忆往事,心中充满了对林泉生活的向往与满足。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夏日闲居时的宁静与惬意,首联“角巾垫雨蝉声外,细葛含风日落初”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在雨中漫步、日落时分的闲适生活,颔联“萧洒绿阴覆轩窗,清和白日映琴书”进一步描绘了居室的清幽与雅致,绿荫覆盖的轩窗、白日映照下的琴书,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颈联和尾联则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以及对林泉生活的向往与满足。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夏日闲居时的宁静生活与内心世界,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美好的氛围,诗中“角巾垫雨”、“细葛含风”等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景物的美丽,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感知与热爱,诗人通过“幽怀一以远,喜得此生疏”等诗句,表达了自己远离尘嚣、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以及对林泉生活的向往与满足,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当时他因政治失意而隐居洛阳香山寺,在这段时期,白居易的诗歌创作更多地转向了描绘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和谐统一,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心境下创作的,通过描绘夏日闲居时的宁静生活与内心世界,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对心灵自由的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白居易晚年时期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变化,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与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