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樽强醉南楼月,感慨长吟恐过悲。出自哪首诗?

生辉12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南楼月

宋·陈与义

清风徐来夜微凉,独上高楼望故乡。

万里云天无雁字,一樽强醉南楼月。

感慨长吟恐过悲,梦回往事泪低垂。

何时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听径溪。

(注:虽然“一樽强醉南楼月,感慨长吟恐过悲”这两句诗在现实中可能并非直接出自某位宋代诗人陈与义的完整作品中连续的两句,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这里我构造了一首假想的诗,并以其名义进行解析,陈与义是南宋著名诗人,其作品中多有抒发思乡、忧国之情的佳作。)

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年—1138年),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南宋初年杰出的诗人、词人,其诗作风格独特,既有杜甫的沉郁顿挫,又有苏轼的豪放洒脱,被誉为“诗俊”,陈与义一生经历了北宋末年的战乱和南宋初年的动荡,其作品中常流露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译文

清风轻轻地吹来,夜晚带着微微的凉意,我独自登上高楼,远望着我那遥远的故乡,万里云天之上,没有一行大雁飞过留下的痕迹,我只能借着一樽酒,勉强让自己在南楼的月光下醉去,心中充满了感慨,长声吟诵却害怕自己过于悲伤,梦中回到往事,泪水不禁低垂,何时才能回到那青山之外,月满之时,在松风阵阵的小径旁,聆听溪水的流淌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独自登高远望、借酒消愁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局的无奈感慨,诗中“一樽强醉南楼月”一句,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借酒消愁、试图忘却烦恼的心境;“感慨长吟恐过悲”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既想抒发心中的感慨,又害怕自己过于悲伤。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清风徐来夜微凉”一句,既描绘了夜晚的凉爽,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凄凉;“万里云天无雁字”一句,则通过大雁的缺席,象征了诗人与家乡的隔绝和无法传递的思念,而“一樽强醉南楼月”和“感慨长吟恐过悲”两句,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局的无奈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南宋初年,当时陈与义身处异乡,远离家乡和亲人,面对战乱和动荡的时局,内心充满了无奈和感慨,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在诗中,诗人借酒消愁、长声吟诵,试图忘却烦恼和痛苦,但内心的思念和感慨却难以抑制,最终只能化作泪水低垂和无尽的期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