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水无家无好竹,卷帘是处是青山。全诗是什么?

生辉7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朝代:宋代

作者:释宝印

傍水无家无好竹,卷帘是处是青山。

客来不用求归路,自有孤云相往还。

作者简介

释宝印,宋代僧人,生卒年不详,他是一位颇有诗才的僧人,擅长以诗表达自己对自然、人生的感悟,其作品多描绘山林隐逸生活,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反映了其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高洁情操。

译文

靠近水边却没有家,也没有那成片的翠竹相伴;卷起窗帘,映入眼帘的处处都是那连绵的青山,客人来访无需询问归去的路途,因为天空中那自由自在的孤云,便是我们相互往来的见证。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自在,首句“傍水无家无好竹”,既表达了诗人身处水边的清幽环境,又透露出一种无拘无束、不事雕琢的生活态度,次句“卷帘是处是青山”,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眼前所见的壮丽景色,以及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后两句则通过“客来不用求归路”和“自有孤云相往还”的描绘,传达了诗人超脱世俗、随遇而安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山居画卷,诗人通过“傍水”、“无家”、“好竹”、“青山”等意象,构建了一个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理想世界,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孤云”这一象征性意象,表达了自己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自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山居生活有关,作为一位僧人,释宝印可能长期生活在山林之中,对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特的理解,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自己山居生活的点滴细节,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传达了自己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这种创作背景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