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筠共叹冰霜晚,桃李从教雨露偏。出自哪首诗?

小星8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岁暮感怀

朝代:清代

作者:赵翼

松筠共叹冰霜晚,桃李从教雨露偏。

老大功名空自惜,平生心事向谁传。

寒灯独对初更后,远雁频呼欲雪天。

岁暮情怀浑似此,短檠吟苦不成眠。

作者简介

赵翼(1727年—1814年),字云崧,一字耘松,号瓯北,又号灵皋,晚号三半老人,清代文学家、史学家,江苏阳湖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贵州镇远知府、两广总督署理广州知府,嘉庆时,官至贵西道,晚年主讲安定书院,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五、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嘲讽理学,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

译文

我们共同感叹松树和竹子在严冬中依然坚韧,而桃李却只是偏爱春天的雨露,年岁已大,功业和名声却仍然空无所得,自己平生的心事又能向谁诉说呢?在寒冷的夜晚,我独自对着微弱的灯光,已经初更过后,远处的大雁频频呼唤,似乎预示着将要下雪的天气,岁末的心情就像这寒冷的夜晚一样,短小的灯烛下我苦苦吟诗,却难以入眠。

释义

“松筠共叹冰霜晚”比喻自己如同松树和竹子一样,在严冬中依然坚韧不拔,但感叹时光已晚,未能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桃李从教雨露偏”则是指那些像桃李一样的人,只懂得享受春天的雨露,却不懂得在逆境中坚持,后四句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老大无成的感慨,以及对无人理解自己心事的苦闷。

赏析

这首诗是赵翼在岁末时所作,表达了他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慨,首联以松筠和桃李为喻,对比鲜明,既展现了自己坚韧不拔的品格,又对那些只知享受不知奋斗的人表示了不屑,颔联则直接抒发了自己老大无成的感慨,以及对无人理解自己心事的苦闷,颈联通过描绘寒冷的夜晚和远雁的呼唤,进一步渲染了这种苦闷和孤独的氛围,尾联则点明了岁末的情怀,以短檠吟苦不成眠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翼在晚年时期所作,当时他已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岁末之际,他回顾自己的一生,感叹时光易逝,功业未就,心中充满了苦闷和无奈,他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这首诗也反映了赵翼作为一位文学家和史学家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和独特见解。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