署衔汝勿憎铜臭,就养吾方喜饭香。上一句是什么?

风云7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杂咏

朝代:清代

作者:郑板桥

署衔汝勿憎铜臭,就养吾方喜饭香。

山径踏霜寻野老,江楼扶醉看斜阳。

闲来无事学栽竹,兴至有情即赋诗。

莫道此中无乐事,人间何处不沧桑。

作者简介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郑板桥的诗作清新脱俗,富有哲理;书法则自创“板桥体”,别具一格;绘画擅长兰竹,笔墨酣畅,意趣盎然,他一生坎坷,却始终保持高洁的品格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译文

你莫要嫌弃我官衔带来的铜臭味,我正因能供养家人而感到饭菜的香甜,踏着霜冻的山路去寻访山野老人,扶着醉意在江楼上观赏夕阳,闲暇时无事便学习栽种竹子,兴致来时便赋诗抒情,不要说这里没有什么快乐的事情,人世间哪里没有沧桑变化呢?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郑板桥在山居生活中的淡泊名利、怡然自得的心态,首联“署衔汝勿憎铜臭,就养吾方喜饭香”表明他虽为官,但并不看重官职带来的物质利益,反而因能供养家人而感到满足和快乐,颔联“山径踏霜寻野老,江楼扶醉看斜阳”描绘了他山居生活的悠闲自在,与山野老人交往,醉赏夕阳,颈联“闲来无事学栽竹,兴至有情即赋诗”则展现了他高雅的情趣和才情,尾联“莫道此中无乐事,人间何处不沧桑”则表达了他对人生沧桑的豁达态度,认为山居生活同样充满乐趣。

赏析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点滴细节,展现了郑板桥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高洁品格,他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乐趣,无论是与山野老人的交往,还是醉赏夕阳的惬意,都透露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沧桑的深刻认识,认为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找到生活的乐趣和意义。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郑板桥在山居期间所作,当时他仕途不顺,心灰意冷之下选择归隐山林,过上了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在这段时期,他深入自然,与山野老人为伍,体验到了生活的真谛和乐趣,这首诗正是他这种生活状态的写照,表达了他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和珍惜,以及对人生沧桑的豁达态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