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游所得真几何,我已三年废东作。的意思及出处

春秋78个月前

诗词原文

杂诗

朝代:唐代

作者:韦应物

宦游所得真几何,我已三年废东作。

田园芜没岁华深,惆怅无人知此意。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右庶子、苏州刺史等职,他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生活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深沉含蓄,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韦应物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译文

为官漂泊所得究竟有多少呢?我已经三年没有耕种家里的田地了。

田园荒芜,岁月流逝,心中满是惆怅,却无人知晓我这份心意。

释义

“宦游所得真几何”表达了诗人对仕途奔波所得成果的质疑和反思,暗示其所得或许并不值得。“我已三年废东作”则直接点出诗人因宦游而荒废农事,对田园生活的怀念和无奈之情溢于言表。“田园芜没岁华深”描绘了田园因无人打理而荒芜的景象,岁月无情地流逝。“惆怅无人知此意”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苦闷,无人能理解他对于田园生活的眷恋和对仕途的厌倦。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仕途和田园生活的深刻思考,首句“宦游所得真几何”以设问的形式,引发读者对诗人仕途经历的关注,同时暗示其所得或许并不如人所愿,次句“我已三年废东作”则直接点出诗人因宦游而荒废农事的现实,与首句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后两句“田园芜没岁华深,惆怅无人知此意”则进一步描绘了田园的荒芜和岁月的流逝,以及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苦闷,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韦应物仕途不顺、心怀苦闷之际,韦应物虽然出身贵族,但仕途并不平坦,多次遭贬谪和调任,在这首诗中,他表达了对仕途奔波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怀念,通过描绘田园的荒芜和岁月的流逝,以及自己内心的孤独和苦闷,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韦应物个人的情感和经历,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