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游自笑何曾足,叠鼓冬冬又解船。下一句是什么?

春秋108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游赤石进帆海

南北朝:谢灵运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

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发。

川后时安流,天吴静不发。

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

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

仲连轻齐组,子臧徇赵节。

矜名道不足,适己物可忽。

请附任公言,终然谢天伐。

清游自笑何曾足,叠鼓冬冬又解船。

作者及朝代

作者:谢灵运

朝代:南北朝(南朝宋)

作者简介

谢灵运(385年-433年),原名公义,字灵运,世称谢康乐,是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旅行家,他出身名门望族,是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谢灵运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工于诗文,擅长书法,是山水诗的开创者之一,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性格孤傲,仕途不顺,晚年因参与谋反被杀。

译文

初夏时节天气依然清爽和煦,芳草也未停止生长,我夜宿水上,早晚都在水边停留,云霞多次隐现和消散,我遍览了海边的景物,更何况又登上了最远的海岛,河神喜欢让河水安静流淌,水怪也安静不兴风作浪,扬帆采撷石华,挂起船帆拾取海月,大海无边无际,虚舟飘然超越,鲁仲连轻视封赏,季子臧为赵国献身,矜持名声道义不足,顺应自己本性万物都可忽略,请让我遵从任公的话,最终得以避免天道的责罚,可笑我自己这清雅的游历何曾满足,鼓声咚咚我又解开缆绳乘船离去。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夏时节在海上航行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名利的淡泊,诗中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初夏时节的自然美景,通过“清和”、“芳草”、“阴霞”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诗人通过“水宿淹晨暮”、“周览倦瀛壖”等句,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留恋,诗人也通过“仲连轻齐组,子臧徇赵节”等典故,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由精神的追求,最后两句“清游自笑何曾足,叠鼓冬冬又解船”更是点睛之笔,既表现了诗人对清雅游历的满足和自豪,又暗示了他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探索精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谢灵运在游历赤石山时所作,当时,他因仕途不顺而心生厌倦,于是选择离开官场,游历山水以寻求心灵的慰藉,在赤石山一带,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宁静,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他写下了这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篇,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