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寒夜吟
朝代:清代
作者:郑板桥
寒风啸雪夜漫漫,独坐孤灯意未阑。
啮雪饮冰疑换骨,掬珠弄玉可忘年。
清心自在寒梅伴,傲骨天然冷月怜。
莫道人生多苦短,诗情画意总无边。
作者简介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郑板桥的诗作清新脱俗,富有哲理,常寓含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其书法和绘画亦独具风格,尤其是他的竹石画,更是名扬四海。
译文
在寒风呼啸、大雪纷飞的夜晚,我独自坐在孤灯下,心意未尽,咀嚼着冰雪,仿佛能洗净尘世的烦恼,脱胎换骨;捧起如玉般晶莹的雪花,玩弄着它们,仿佛可以忘却岁月的流逝,清心寡欲的我与寒梅为伴,天生傲骨的我得到冷月的怜惜,不要说人生苦短,在这寒冷的夜晚,诗情画意却是无穷无尽的。
释义
“啮雪饮冰疑换骨”描绘了诗人在极端寒冷的环境中,通过咀嚼冰雪来净化心灵,仿佛经历了一次脱胎换骨的转变。“掬珠弄玉可忘年”则是以雪花比作珍珠和美玉,表达了诗人在欣赏自然美景时,忘却了时间的流逝,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以寒夜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在寒冷环境中的心境变化,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首联点明时间和环境,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清冷的氛围,颔联通过“啮雪饮冰”和“掬珠弄玉”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颈联以寒梅和冷月为伴,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高洁品质和傲岸风骨,尾联则以诗情画意无穷无尽作结,升华了全诗的主题。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郑板桥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面对现实的压力和困境,他选择了以诗酒自娱、寄情山水的方式来排解内心的苦闷,在这首《寒夜吟》中,他通过描绘自己在寒夜中的心境变化,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同时也寄托了对人生苦短、世事无常的感慨,在寒冷的夜晚,他以诗为伴,以画为友,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