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巴东三峡歌
唐·无名氏
巴东峡里最初峡,天下泉中第四泉。
夔府孤城落日边,竹枝歌里数峰前。
(注:此诗为唐代流传下来的巴东三峡地区的民歌,作者不详,故以“无名氏”称之。)
作者简介
由于此诗作者为无名氏,我们无法得知其具体生平事迹,但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民间诗歌创作尤为繁荣,许多反映地方风情、自然景色的民歌在这一时期广为流传,这些民歌往往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出当地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
译文
巴东峡是三峡中最先遇到的一个峡谷,这里的泉水在天下名泉中排名第四。
夔州孤城坐落在落日余晖的边际,竹枝歌声中,数座山峰耸立在前。
释义
巴东峡里最初峡:指巴东三峡中的第一个峡谷,强调了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天下泉中第四泉:这里的“第四泉”虽未明确指出是哪一泉,但用以形容巴东峡地区泉水的优质与名气。
夔府孤城落日边:夔州(今重庆奉节)的孤城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孤寂。
竹枝歌里数峰前:竹枝歌是巴渝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这里用以描绘在竹枝歌声中,数座山峰耸立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巴东三峡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首句“巴东峡里最初峡”直接点题,突出了巴东峡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次句“天下泉中第四泉”则通过泉水的排名,进一步展现了巴东峡地区的自然美景,后两句则以夔州孤城和竹枝歌声为背景,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色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不失生机的氛围,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民间诗歌创作尤为繁荣,巴东三峡地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和创作,这首诗很可能是当时流传于巴东三峡地区的一首民歌,反映了当地人民对家乡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由于作者不详,我们无法得知其具体的创作背景和动机,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这首诗是对巴东三峡地区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的生动描绘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