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居
朝代:清代
作者:黄景仁
几回搔首意茫然,
明月清风冷画椽。
书为半酣差近古,
诗虽苦思未名家。
茶烟袅袅闲吟处,
竹影萧萧梦醒天。
莫道此中堪一笑,
闲居滋味似神仙。
作者简介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清朝诗人,自幼聪颖,少年时即有诗名,但一生穷困潦倒,不遇于时,年仅三十五岁就病逝于山西运城,他的诗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风格苍凉隽永,为清代著名诗人之一。
译文
多少次搔首踟蹰,心中茫然无措,
明月清风下,冷清的屋舍里画椽静默。
读书至半醉时,仿佛接近了古人的意境,
虽然苦思冥想作诗,却仍未成为名家。
茶香袅袅中我悠闲地吟诵,
竹影萧萧中我从梦中醒来。
不要说这闲居生活只是可笑,
其中的滋味,犹如神仙一般。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居时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首联写诗人内心的茫然与孤寂;颔联通过“书为半酣”与“诗虽苦思”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与对未能成为诗家名流的遗憾;颈联描绘了闲居生活的宁静与闲适;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满足与享受。
赏析
这首诗是黄景仁闲居生活的真实写照,充满了文人特有的闲适与淡泊,颔联“书为半酣差近古,诗虽苦思未名家”是全诗的精华所在,既表现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与追求,又流露出未能实现文学抱负的遗憾,这种情感的真实流露,使得诗歌具有了打动人心的力量,诗歌的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创作背景
黄景仁一生坎坷,不遇于时,但他始终保持着对学问的热爱与对诗歌的执着追求,这首诗创作于他闲居期间,面对生活的艰辛与仕途的不顺,诗人选择了以诗酒自娱,以自然为伴,从中寻找心灵的慰藉,这首诗正是他这种生活状态与心境的真实反映,也是他对人生的一种深刻感悟与自我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