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门莫怪常终日,不是高人不遣闻。全诗是什么?

梦梦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唐·贾岛

门前空有路,行客去纷纷。

闭门莫怪常终日,不是高人不遣闻。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779年-843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与孟郊齐名,人称“郊寒岛瘦”,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做过和尚,法号无本,贾岛的诗歌以五言律诗见长,内容多写荒凉枯寂之境,长于炼字,以刻画荒凉枯寂之境见长,追求词句的新奇和独特,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门前虽然有空旷的道路,但过往的行人却纷纷离去。

不要责怪我经常整天关着门,不是因为我自命清高,而是不愿让外界知晓我的行踪。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孤寂,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淡泊态度,首句“门前空有路,行客去纷纷”描绘了门前的道路虽然宽阔,但行人却纷纷离去,暗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偏僻与冷清,次句“闭门莫怪常终日,不是高人不遣闻”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闭门生活的态度,他并不因为自己的闭门而自责,而是强调自己并非故意隐藏,而是不愿被外界打扰。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诗人通过“门前空有路,行客去纷纷”的对比,突出了自己所处环境的冷清与孤独,为下文的“闭门”生活做了铺垫,而“闭门莫怪常终日,不是高人不遣闻”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闭门生活的态度,他并不因为自己的闭门而自责,而是强调自己并非故意隐藏,而是追求一种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态度,正是贾岛诗歌的精髓所在。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贾岛的生平经历有关,贾岛一生仕途坎坷,曾做过和尚,对世俗纷扰有着深刻的体会,他选择山居生活,可能是为了逃避世俗的纷扰,追求一种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生活状态下,对自己生活态度的真实写照,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宁静与孤寂,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淡泊态度,以及对内心宁静与自由的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