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野田黄鹤楼
唐·刘禹锡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纷纷狐兔投深莽,点点牛羊散远村。
落日欲没岘山西,倒著接䍦归独迟。
作者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卒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他的诗歌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不羁之作,也有清新自然之篇,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楚地边塞连接着三湘之水,荆门山下九条江河汇聚相通。
江水滚滚似奔流天地之外,青山隐隐约约如幻似无中。
城郭仿佛在水上浮动,波涛汹涌摇荡着远空。
狐狸兔子纷纷逃入深草丛,牛羊点点散落在远处的村庄。
夕阳将要沉没于岘山西边,我独自倒戴着头巾归家已迟。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楚地壮丽的自然风光和宁静的乡村景象,前两句写楚地地理形势,三湘与荆门相连,江河汇聚,展现出楚地的辽阔与通达,中间四句通过江流、山色、城郭、波澜等意象,描绘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交融,后两句则通过“纷纷狐兔投深莽,点点牛羊散远村”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生机,以及诗人归家时的悠然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对楚地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楚地的山川河流、城郭村落描绘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诗人也通过“纷纷狐兔投深莽,点点牛羊散远村”等句,表达了对乡村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生态的珍视,整首诗意境开阔,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创作背景
刘禹锡在唐代中期曾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等职,期间他游历了楚地,对楚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感受,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游历楚地时所作,通过描绘楚地的山川河流、城郭村落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他对楚地的热爱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生态的珍视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体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