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迟不是寻诗料,秣蹇民家偶小留。下一句是什么?

小编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村行

宋·宋祁

落日孤村三两杵,炊烟几处倚林丘。

青荧灯火人归后,秣蹇民家偶小留。

前树深疑暗数里,此山中断复明流。

归迟不是寻诗料,一路鸣蛙鼓吹秋。

作者及朝代

作者:宋祁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京,北宋文学家、史学家、词人,他学识渊博,文章多且好,与兄长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曾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等职,参与编撰《新唐书》,并独自撰写《新唐书·列传》部分,其词作语言工丽,音律谐婉,清丽可爱。

译文

夕阳西下,孤村里传来稀疏的舂米声,几处炊烟袅袅升起,依傍着树林和山丘,人们归家后,灯火在夜色中闪烁,我因马匹需要喂食,偶然在村民家中稍作停留,前方的树木茂密,让人误以为天色已暗,走了好几里,但这座山的中断处又有明亮的水流,我归家虽迟,却并非为了寻找写诗的素材,一路上,青蛙的叫声如同秋天的鼓吹乐。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乡村傍晚时分的一次漫步经历,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乡村的宁静、美丽和生活的气息,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乡村生活的感悟,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傍晚的美丽景色和宁静氛围,首联“落日孤村三两杵,炊烟几处倚林丘”以落日、孤村、炊烟等元素,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乡村画面,颔联“青荧灯火人归后,秣蹇民家偶小留”则通过灯火和喂马的情节,展现了作者在村民家中的短暂停留,增加了诗歌的生活气息,颈联“前树深疑暗数里,此山中断复明流”以树木的茂密和山的中断为线索,展现了乡村景色的变化多端,尾联“归迟不是寻诗料,一路鸣蛙鼓吹秋”则以青蛙的叫声作为结尾,既点明了季节,又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宋祁在乡村漫步时所作,当时,他或许正享受着乡村的宁静和美丽,被眼前的景色所打动,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乡村生活的诗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以及他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和细腻描绘。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