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居
唐·白居易
处穷上策更谁如,日晏犹眠为腹虚。
春草细还生旧径,碧桃开尽见新芜。
饥餐一瓯胡麻饭,困卧重茵蕙草庐。
若问乐天忧病否,此身堪笑复堪怜。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身处穷困之中,还有什么上策能比得上我呢?日已迟暮,我仍因腹中饥饿而沉睡不起,春天的细草又在旧时的小径上生长出来,碧桃花开尽后,只见到了新生的杂草,饥饿时,我吃上一瓯胡麻饭;困倦时,我躺在铺满蕙草的厚垫子上,如果有人问我白居易是否忧虑病痛,那么我的回答是:我这副模样既可笑又值得同情。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白居易在闲居生活中的一种贫困而自得其乐的状态,他身处穷困之中,却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即使饥饿困倦,也能在简陋的环境中寻找到一丝慰藉,诗中通过描绘春草、碧桃等自然景物,以及胡麻饭、蕙草庐等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白居易在闲居生活中的真实状态,诗人身处穷困之中,却能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这种精神境界令人敬佩,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生活细节的刻画,营造了一种宁静、淡泊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与自嘲。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闲居时期,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至偏远地区,在晚年,他选择辞官归隐,过上了闲居生活,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诗人对闲居生活的真实感受和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白居易在逆境中保持乐观、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以及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