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前腊後物华催,时伴儿曹把酒杯。的意思及出处

春秋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立春日感怀

宋·陆游

春前腊後物华催,时伴儿曹把酒杯。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买春盘菜。

只应未去绵衣在,也信诗人得意回。

风晚忽传鹦鹉语,世间何物最关怀。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在立春前后的时节,万物复苏,自然界的美景催促着人们去欣赏,我常常在这个时候与孩子们一起举杯共饮,夜晚,我们剪短蜡烛以催促酒宴的继续,倾尽所有钱财来购买春盘中的菜肴,虽然棉衣还未脱下,但已经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相信诗人也能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找回失去的快乐,傍晚时分,忽然听到鹦鹉的叫声,这世间还有什么比家人的关怀更让人感到温暖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立春时节,诗人与家人欢聚一堂,共庆新春的温馨场景,诗中通过“春前腊後物华催”描绘了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的景象;“时伴儿曹把酒杯”则展现了诗人与孩子们共饮的欢乐时光,后两句则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如剪烛催酒、倾囊买菜等,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喜庆氛围,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家庭生活的珍视和对春天的热爱。

赏析

这首诗以立春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家人共度佳节的温馨场景,诗中既有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家庭生活的热爱和珍惜,诗人通过“春前腊後物华催”一句,巧妙地捕捉到了春天的气息,为全诗定下了欢快的基调,而“时伴儿曹把酒杯”则展现了诗人与孩子们之间的深厚感情,以及节日的喜庆氛围,后两句则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使全诗更加生动、感人。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和磨难,但他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晚年时期,生活相对稳定,家庭和睦的情况下创作的,立春作为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诗人与家人欢聚一堂,共庆新春,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这首诗也反映了陆游晚年时期对家庭生活的珍视和对亲情的深厚感情。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