霏微入户黄梅雨,磊落堆盘碧筒黍。的释义

生辉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端午即事

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闾莫予害。

忠言不用竟何如,回船拢棹归芜湖。

霏微入户黄梅雨,磊落堆盘碧筒黍。

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

离骚读罢总堪伤,况逢端午汨罗江。

作者及朝代

作者:文天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自号浮休道人、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译文

五月初五端午节,你赠与我了一枝艾草,故去的人儿已不可见,新结交的朋友又在万里之外,长久地保持一颗赤诚的心,可是鬓发却已经日渐斑白,我想要追随屈原的志向,可无奈三闾大夫却不肯庇护我,忠言不被采纳又能怎么样呢?我只能回到船上去,划着桨回到芜湖去,细雨霏霏,黄梅时节家家户户都被烟雨笼罩着,门前堆放着青翠的粽子,心中空有惆怅,又有谁能够吊念沅湘之畔的屈原呢?往事不要再提,千年的忠义之气永存,读罢《离骚》总让人伤感,更何况是在端午节的汨罗江上。

释义

这首诗是文天祥在端午节时所作,表达了对屈原的怀念和敬仰,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忠贞不渝、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诗中“霏微入户黄梅雨,磊落堆盘碧筒黍”两句,描绘了端午节时节的景象,黄梅雨细密而柔和,粽子则堆放在盘中,显得整齐而磊落。

赏析

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诗人通过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表达了对屈原的怀念和敬仰,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忠贞不渝、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诗中“霏微入户黄梅雨,磊落堆盘碧筒黍”两句,不仅描绘了端午节时节的景象,更通过这一景象,寄托了诗人对屈原的怀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文天祥在南宋末年担任要职,曾积极抗元,但终因力量悬殊而失败,他被俘后,坚贞不屈,最终慷慨就义,这首诗是他在被俘期间所作,通过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表达了对屈原的怀念和敬仰,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忠贞不渝、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诗中“霏微入户黄梅雨,磊落堆盘碧筒黍”两句,不仅描绘了端午节时节的景象,更通过这一景象,寄托了诗人对屈原的怀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在创作这首诗时,文天祥身处逆境,但他依然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