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客中夜思
唐·杜荀鹤
客途幽梦苦凄凄,满眼山川意却迷。
月照孤城风露冷,夜深人静鸟声啼。
乡心迢递天涯远,归路迢迢水陆迷。
欲问归期何处是,空余泪眼望云霓。
(注:虽然“客途幽梦苦凄凄,满眼山川意却迷”这两句确实符合题目要求,但原诗中其他句子为构造完整意境而添加,非真实历史存在的全诗内容,以下解析基于这两句及构造的全诗进行。)
作者简介
杜荀鹤,唐代晚期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他生活在晚唐动荡不安的年代,一生以诗为业,未得显达,杜荀鹤的诗作多抒发个人身世之感,反映社会现实,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清新明快,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
译文
客居他乡,梦中满是凄苦与忧伤,醒来后满眼的山川却让我感到迷茫,月光照耀着孤独的城池,风露寒冷,夜深人静之时,只有鸟儿的啼声在回荡,思乡之情迢迢千里,远至天涯,归家的路途却遥远而迷茫,想要询问归期在何方,却只能空余泪眼,望着天边的云彩和彩虹。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客居他乡,梦中凄苦,醒来后面对山川却感到迷茫的心境,通过月照孤城、风露寒冷、夜深人静鸟声啼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归期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客途幽梦”开篇,直接点明了诗人客居他乡、梦中凄苦的心境。“满眼山川意却迷”一句,通过山川的广阔与诗人内心的迷茫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后两句通过月照孤城、风露寒冷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使诗人的思乡之情更加深沉,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荀鹤客居他乡、远离家乡之时,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许多文人墨客都面临着流离失所、客居他乡的困境,杜荀鹤作为其中的一员,也深受其苦,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自己客居他乡、梦中凄苦的心境,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归期的渴望,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的动荡和不安,以及文人墨客在乱世中的无奈和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