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椰瓠
宋·释绍嵩
使君岂必如椰大,丞相元来要瓠肥。
但得此身长健在,不妨随处作生涯。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跃于南宋时期,以诗文著称,尤其擅长于禅意诗的创作,释绍嵩的作品多反映佛教思想,同时也融入了对世俗生活的深刻洞察,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他的作品在当时及后世都有一定的影响力,是研究宋代佛教文化和文学的重要资料。
译文
使君(指官员或尊贵者)何必一定要像椰子那样硕大无比,丞相(指高官或掌权者)原本就需要像葫芦那样饱满肥硕(此处以椰大、瓠肥比喻人的才能或地位),但只要我身体健康,就不妨随遇而安,无论在哪里都能过上自己的生活。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椰大”与“瓠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的独特见解,椰大象征着显赫的地位或巨大的成就,而瓠肥则可能暗指内在的充实与智慧,诗人认为,高官显贵并不一定需要外在的显赫,更重要的是内在的修养和能力,他也表达了自己随遇而安、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刻,诗人以椰子和葫芦为喻,巧妙地揭示了人生价值的真谛,椰大与瓠肥的对比,既是对世俗观念的讽刺,也是对人生智慧的颂扬,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价值的独特理解,即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外在的显赫,而在于内在的充实与智慧,他也以乐观豁达的态度,表达了自己随遇而安、不计较得失的生活哲学。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自身的经历有关,作为一位僧人,释绍嵩对于世俗生活有着深刻的洞察和独特的见解,他或许在游历四方、接触不同阶层人物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人们对于地位、成就的过分追求,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烦恼和束缚,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价值的独特理解,并希望以此引导人们走出误区,追求真正的人生幸福,这首诗也反映了宋代社会对于人生价值的多元思考和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