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中杂诗
朝代:清代
作者:郑燮(郑板桥)
浮云每叹成苍狗,空谷谁能絷白驹?
老去功名空自惜,年来人事半成虚。
青山是处可埋骨,白发向人羞折腰。
莫笑生涯浑似梦,浮生容易得逍遥。
作者简介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书画家、文学家,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郑板桥的诗清新脱俗,富有哲理,常寓深意于浅近之中,其画作亦独树一帜,尤善画竹,风格劲峭。
译文
浮云常常感叹自己变幻莫测,如同苍狗一般;空旷的山谷里,谁又能束缚住那自由奔跑的白驹呢?年岁渐长,对于功名的追求只能空自惋惜;近年来的人事变迁,大半都成了虚幻,青山处处都可以作为埋骨之地,面对权贵,白发苍苍的我羞于折腰逢迎,不要笑话我的生涯如同梦幻一般,其实在这浮世中,能够轻易获得逍遥自在,也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释义
浮云每叹成苍狗:比喻世事无常,人生多变。
空谷谁能絷白驹:白驹,指白色的骏马,比喻时光或人才,此句意为在空旷的山谷中,无人能束缚住时间的流逝或人才的自由。
老去功名空自惜:表达了对过去追求功名的遗憾和无奈。
年来人事半成虚:感叹近年来的人事变迁多成泡影。
青山是处可埋骨:表达了对生死看淡的豁达态度。
白发向人羞折腰:不愿为了名利而向人低头。
赏析
这首诗是郑板桥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和超脱态度的体现,首联以浮云和白驹为喻,表达了世事无常、人生自由的感慨,颔联则转入对个人经历的回顾,对功名的追求已成空叹,人事的变迁也多半成虚,颈联以“青山埋骨”和“白发折腰”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生死和名利的淡然态度,尾联则以“浮生容易得逍遥”作结,表达了诗人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郑板桥晚年时期,此时他经历了仕途的坎坷和人生的起伏,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在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背景下,他选择了归隐山林,以诗书画为伴,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心境的写照,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