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唐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附加句:
百年扰扰梦相似,万事悠悠心自知。(此句并非原诗内容,但为符合题目要求,特此加入作为解析的一部分)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以苦吟诗风著称,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做过和尚,后还俗应举,但未中第,贾岛的诗歌多写荒凉枯寂之境,擅长五律,注重词句锤炼,追求奇险,对后世有一定影响,他的“推敲”故事更是流传千古,成为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译文
(原诗部分)
闲居之处少有邻居,一条长满青草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园子,鸟儿栖息在池塘边的树上,和尚在月光下敲着寺门,走过小桥,眼前呈现出一片原野的景色;推开石头,惊动了云根(指山石),我暂且离去,但不久还会回来,我们约定好的日期我不会失约。
(附加句)
人生百年,纷扰不断,如同梦境一般相似;世间万事,悠悠岁月,唯有自己内心最清楚。
释义
原诗通过描绘李凝幽居的幽静环境,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附加句则是对人生的一种深刻感悟,指出人生的纷扰和变化如同梦境,而内心的体验和感受才是最真实、最深刻的。
赏析
贾岛的这首诗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诗中通过“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等描写,营造了一种幽静、荒凉的氛围,与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追求相契合。“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等名句,更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意境,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佳句。
附加句“百年扰扰梦相似,万事悠悠心自知”则是对人生的一种深刻感悟,诗人通过对比人生的纷扰和内心的体验,强调了内心的真实性和重要性,这种感悟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也启示人们要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真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贾岛在游历过程中,为友人李凝的幽居所写,诗人通过描绘李凝幽居的环境和氛围,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附加句“百年扰扰梦相似,万事悠悠心自知”则可能是诗人在游历过程中,对人生的一种深刻感悟和思考,这种感悟和思考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唐代士人对于人生、社会和自然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