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苧柴桑一世豪,区区玩物亦徒劳。的释义

小星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和陶饮酒二十首·其十九

宋·苏轼

桑苧柴桑一世豪,区区玩物亦徒劳。

酒酣始得真风味,梦觉方知万事空。

莫笑阿瞒横槊赋,试看刘裕挥鞭雄。

细思物理真须笑,浮世光阴能几何。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传世。

译文

陆羽(桑苧翁)和陶渊明(柴桑人)都是一代豪杰,但他们对于玩物的兴趣也不过是徒劳无功,酒喝到酣畅时才能体会到真正的风味,从梦中醒来才知道万事皆空,不要嘲笑曹操横槊赋诗的豪情,也请看刘裕挥鞭指挥千军万马的雄姿,仔细思考人生的道理真该发笑,浮世的光阴又能有多少呢?

释义

苏轼在这首诗中,通过对陆羽(以茶闻名,号桑苧翁)和陶渊明(世称靖节先生,因曾任彭泽县令,又称陶彭泽,浔阳柴桑人)的提及,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他认为即便是像陆羽和陶渊明这样的豪杰,对于玩物(如茶、酒等)的热爱也只是徒劳,因为最终一切都会归于虚无,他也通过曹操和刘裕的历史事迹,强调了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和陶渊明《饮酒》诗而作,体现了苏轼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对比和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苏轼以豪放洒脱的笔触,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沧桑相结合,展现了他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豁达态度,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超脱,反映了苏轼在仕途坎坷、人生波折中的复杂心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轼在被贬谪期间所作,在仕途上,苏轼经历了多次贬谪和挫折,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陆羽和陶渊明的提及,以及曹操和刘裕的历史事迹的引用,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超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在逆境中,苏轼依然能够保持一种豁达乐观的心态,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