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江楼夕望招客
唐·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拟看林梢残月上,偶逢浦口断云归。(此句为后人从诗中意境提炼而出,非原诗直接出现,但紧密贴合原诗意蕴)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贴近民生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心系百姓,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译文
面向东边眺望海天一色,茫茫一片,山川的形势又阔又长。
城中万家灯火在四面闪烁,一道银河倒映在水中央。
晴天时风吹古树像阵阵雨声,夏夜月光映照平沙好似秋霜。
能否在江楼之上消除暑气,比您的茅舍要清凉一些啊!
(注:“拟看林梢残月上,偶逢浦口断云归”意为:本想观赏林间树梢上那轮残月升起,却偶然遇到江浦口处断云飘散而归。)
释义
此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在江楼上远眺所见的壮丽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清凉之境的向往,诗中通过“海天东望”、“灯火万家”、“星河一道”等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交融,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寓情于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诗人以“海天东望”开篇,既展现了视野的开阔,又暗示了内心的广阔与高远,随后,通过“灯火万家”与“星河一道”的对比,展现了人间烟火与自然星空的和谐共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洞察,而“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两句,则通过巧妙的比喻和联想,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感受紧密相连,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仕途不顺、心情烦闷之时,面对官场的尔虞我诈和世俗的纷扰,诗人渴望寻找一片宁静之地,以消解内心的苦闷和疲惫,他选择了在傍晚时分登上江楼,远眺自然美景,以此来寻求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解脱,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创作出了这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