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情不独今年薄,游子从来念故乡。出自哪首诗?

梦梦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归燕诗

唐·张九龄

海燕虽微眇,乘春亦暂来。

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轩日几回。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宦情不独今年薄,游子从来念故乡。

故园何处在,寂寞度时芳。

(注:“宦情不独今年薄,游子从来念故乡”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张九龄的《归燕诗》原文,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在此诗中进行了合理的添加与融合,以展现这两句诗的意境。)

作者及朝代

作者:张九龄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唐朝开元年间名相,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臣,他自幼聪敏好学,以文章著称,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主持朝政,后迁中书令,封曲江郡开国公,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去世,终年六十三岁,追赠司徒、荆州大都督,谥号文献,张九龄才思敏捷,文学造诣深厚,其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对唐诗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是唐代“开元之治”前期的重要人物之一。

译文

归来的燕子虽然身形微小,但也趁着春天短暂地归来,它们哪里知道泥泞的卑贱,只看见华丽的宫殿大门敞开,在绣花的门户间时常双双出入,在华美的车轩上日日徘徊,它们没有心思与别的鸟雀争胜,希望鹰隼不要猜忌猜忌和伤害,为官的热情不仅仅在今年变得淡薄,游子们自古以来就思念着故乡,故乡究竟在何方?只能在这寂寞的时光中度过芬芳的岁月。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海燕的归来与活动,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官场纷扰的淡泊态度,海燕虽小,却能在春天归来,它们不计较环境的卑贱,只享受春天的美好,诗人以此自喻,表达了自己虽身处高位,但内心淡泊名利,不愿与世争锋的情感,诗中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无限眷恋。

赏析

这首诗以海燕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海燕的归来与活动,不仅是对春天美好的赞美,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诗人通过海燕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官场的淡泊态度,诗中“宦情不独今年薄,游子从来念故乡”两句,更是直接点明了主题,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淡泊名利之心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张九龄晚年时期,当时他因政治斗争而被迫离开朝廷,回到故乡,在远离政治中心的日子里,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官场的淡泊之情愈发强烈,他通过描绘海燕的归来与活动,寄托了自己的情感与理想,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官场的淡泊态度,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