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扇卖时春渐晚,夹衣换後日初长。出自哪首诗?

生辉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立夏

宋·陆游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团扇卖时春渐晚,夹衣换後日初长。

床前梧叶已鸣秋,节物惊心又改柯。

(注:原诗中“床前梧叶已鸣秋,节物惊心又改柯”两句与“团扇卖时春渐晚,夹衣换後日初长”并非直接相连,且可能出自陆游其他作品或有所改动以适应本题需求,在此,我们主要聚焦于“团扇卖时春渐晚,夹衣换後日初长”两句进行解析。)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团扇售卖之时春天已渐渐远去,换上夹衣之后白昼开始变长。

释义

这两句诗描绘了季节更替的景象,随着夏天的到来,春天逐渐远去,团扇作为春季常用的纳凉工具,其销售季节也随之结束;人们开始换上较为轻薄的夹衣,以适应日渐增长的白昼和逐渐升高的气温。

赏析

这两句诗以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季节转换的瞬间,通过“团扇卖时”与“夹衣换后”两个生活细节,生动地展现了春末夏初的自然变化和人们的生活习俗,团扇与夹衣作为季节的象征,不仅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也寄托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季节的期待,诗句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和画面感。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外有强敌环伺,内有政治腐败,尽管身处逆境,陆游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忧国忧民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立夏》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季节的变换,寄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以及对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能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