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病中思
宋·陆游
残躯自笑如春草,又喜天边斗柄回。
病眼逢书如见敌,衰颜得酒暂生辉。
闲愁恰似游丝乱,幽梦浑如落絮飞。
欲问余生何所寄,一窗明月两衿衣。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著《南唐书》,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老学庵笔记》等传世。
译文
我这残破的身躯自嘲如同春天的野草,又欣喜地看到天边北斗星柄指向了东方(意味着冬去春来,时节更替),病中的眼睛看到书籍就像遇到了敌人一样专注,衰老的面容在饮酒后暂时焕发了光彩,闲散的忧愁如同游丝般纷乱,幽深的梦境恍若飘飞的柳絮,想要问我这余生将寄托于何处,或许就是那一窗明月和两件衣襟吧。
释义
首联以“残躯自笑如春草”自喻,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无奈与自嘲,同时以“又喜天边斗柄回”暗示季节更替,时间流转,带来一丝希望,颔联通过“病眼逢书”和“衰颜得酒”两个细节,展现了诗人虽病仍坚持读书、借酒消愁的生活状态,颈联以“游丝”和“落絮”比喻闲愁与幽梦,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纷扰与迷茫,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淡淡期许与无奈。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病中所作,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病中的无奈与坚韧,诗人以春草自喻,既表达了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自嘲,也隐含了对生命顽强不息的赞美,通过“病眼逢书”和“衰颜得酒”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不屈不挠的精神面貌,即使身体衰弱,依然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颈联的比喻生动贴切,将无形的愁绪与梦境具象化,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尾联则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淡淡期许,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难以言说的无奈与悲凉。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历经坎坷,多次因主张抗金而遭贬谪,这首诗可能作于他晚年因病卧床期间,面对身体的日渐衰弱和国家的动荡不安,诗人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感,他自嘲自己如同春草般脆弱,他又从季节的更替中看到了生命的希望,在病中,他依然坚持读书,借酒消愁,试图在精神上寻找慰藉,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复杂心境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