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唐·皎然
闲居竹阁上,时复一闲吟。
林晚鸟争树,园春蝶护花。
藤杖有时缘石磴,风炉随处置茶杯。
谁人得似此,无是亦无非。
作者及朝代
作者:皎然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皎然是唐代著名的诗僧,俗姓谢,字清昼,是南朝谢灵运的十世孙,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寺庙中度过,与许多文人墨客有交往,如韦应物、刘禹锡等,皎然的诗歌以山水田园题材为主,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禅意,对后世诗歌有一定影响。
译文
闲居在竹制的楼阁之上,时常会吟咏几句闲适的诗句,傍晚时分,林中的鸟儿争抢着栖息的树木;春天里,花园中的蝴蝶守护着绽放的花朵,有时我会拄着藤杖沿着石阶而上,风炉则随意地放置,随时准备煮水泡茶,谁能像我这样,既无烦恼也无是非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居山林的宁静生活,通过“林晚鸟争树,园春蝶护花”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而“藤杖有时缘石磴,风炉随处置茶杯”则表现了诗人随遇而安、自在闲适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闲居山林的宁静生活,首联“闲居竹阁上,时复一闲吟”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享受,颔联和颈联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感悟,尾联“谁人得似此,无是亦无非”则是对这种闲适生活的总结和升华,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自豪。
在表现手法上,诗人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和细腻的笔触,将山林之景描绘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诗人还通过“藤杖”、“风炉”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随遇而安、自在闲适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皎然的僧侣生活有关,作为一位诗僧,皎然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寺庙中度过,对山林之景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特的感悟,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某个闲适的午后,坐在竹阁之上,望着窗外的自然景象,心中涌起一股闲适之情,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描绘自己闲适生活的诗篇,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士大夫追求闲适、向往自然的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