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逍遥游
唐·李白
至人不死阅千劫,大海无穷环九州。
云涛烟浪自悠游,天地苍茫一径秋。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对后世影响深远,李白一生游历四方,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其诗作多描绘自然美景,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译文
至高的圣人不会死去,历经千年的劫难;大海广阔无边,环绕着九州大地,在云涛烟浪中自由自在地遨游,天地间一片苍茫,仿佛只有一条秋日的小径通向远方。
释义
“至人不死阅千劫”表达了诗人对超凡脱俗、长生不老的向往,认为真正的圣人能够超越生死,历经无数劫难而不朽。“大海无穷环九州”则描绘了大海的广阔无垠,以及它环绕着中华大地的壮丽景象,象征着世界的广阔与自然的伟大。“云涛烟浪自悠游”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的逍遥自在,无拘无束。“天地苍茫一径秋”则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在苍茫天地间寻求心灵归宿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至人不死阅千劫,大海无穷环九州”开篇,气势磅礴,意境深远,诗人通过描绘至人的不朽与大海的广阔,表达了对超凡脱俗、自由逍遥的向往,诗中“云涛烟浪自悠游”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逍遥自在,体现了李白诗歌中常见的豪放飘逸风格,而“天地苍茫一径秋”则透露出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在苍茫天地间寻求精神寄托的情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白的个人经历有关,李白一生热爱自由,追求超脱世俗的生活,他游历四方,饱览自然美景,对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至人的不朽与大海的广阔,表达了自己对超凡脱俗、自由逍遥生活的向往,诗人也通过“天地苍茫一径秋”等诗句,表达了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在苍茫天地间寻求精神寄托的渴望,这些情感与思想,都反映了李白在游历四方、饱经风霜后的内心感悟。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在流传中被冠以李白的名义,但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并不能完全确定它确实是李白的作品,无论其作者是否为李白,这首诗都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