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相望万里天,岂知今夕宿温泉。上一句是什么?

风云9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宿温泉僧舍

唐·李郢

秦楚相望万里天,岂知今夕宿温泉。

松窗梦觉闻清磬,竹径行来踏翠烟。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庭秋色月当圆。

欲求四老相从宿,一棹寒波夜扣舷。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郢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郢,字楚望,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大中十年(856年),李郢进士及第,曾任侍御史、员外郎等职,他的诗作以七言律诗见长,风格清丽婉约,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在唐代诗坛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秦楚两地相隔万里之遥,谁能想到今晚我会宿在温泉边的僧舍里呢?透过松窗醒来,听到清脆的磬声,沿着竹径走来,脚下踏着朦胧的翠烟,夜深人静,水寒鱼不食,满庭秋色中,月亮正圆,我想要寻找四位老友一同住宿,却只能独自划着小船,在寒冷的波光中轻轻扣击着船舷。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温泉僧舍的情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首联点明秦楚相隔之远,与今夕宿温泉形成对比,突出了旅途的偶然和意外,颔联和颈联则通过松窗、清磬、竹径、翠烟、水寒、鱼不食、秋色、圆月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清幽寂静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淡泊,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孤独之感。

赏析

这首诗以景写情,情景交融,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将温泉僧舍的夜晚描绘得如诗如画,令人陶醉,诗人也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表达了对旅途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使诗歌具有了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情感色彩,诗人还善于运用意象和象征等手法,使诗歌具有了一定的哲理性和启示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旅途经历有关,唐代时期,交通不便,旅途艰辛,诗人可能是在长途跋涉中偶然宿在了温泉边的僧舍里,面对陌生的环境和清幽的夜晚,诗人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诗人也可能在旅途中思念远方的友人,因此在诗歌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孤独之感。

就是对这首古诗的详细解析和赏析,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歌的内涵和情感色彩。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