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依蒲不去群鱼乐,点草还惊小蝶忙。
池畔偶吟成此景,闲情逸致自难忘。
(注:“依蒲不去群鱼乐,点草还惊小蝶忙”这两句并非白居易《池上》原诗中的句子,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这里我将其融入了一个虚构的扩展版中,以便进行后续的分析,原《池上》只有前四句,后两句为本次回答所创。)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小孩子们撑着小船,偷偷地去采摘白莲回来,他们不懂得隐藏自己的行踪,划船时把浮萍都荡开了一道水路。
(扩展部分)他们依偎在蒲草边,不去打扰那群快乐的鱼儿;轻轻地点触草丛,却惊扰了忙碌的小蝴蝶,我在池畔偶然吟咏出这样的景色,这份闲情逸致让我难以忘怀。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小孩子们偷采白莲的情景,以及池畔的自然生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纯真童年的怀念,后两句“依蒲不去群鱼乐,点草还惊小蝶忙”进一步描绘了池畔的宁静与生机,表达了诗人对和谐自然生态的向往和赞美。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池上的一幅幅生动画面,前两句通过“小娃撑小艇”和“偷采白莲回”的描写,展现了孩子们的天真无邪和活泼可爱,后两句则通过“依蒲不去群鱼乐”和“点草还惊小蝶忙”的细腻刻画,将池畔的自然生态展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意境清新自然,语言平易近人,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扩展版的《池上》并非白居易的原作,但我们可以从原诗的创作背景出发进行推测,白居易在创作原诗时,可能正是处于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纯真童年的怀念之中,他通过描绘小孩子们偷采白莲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童年的向往,而我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时,也是希望能够进一步展现池畔的自然生态和诗人的闲情逸致,这种创作背景既符合白居易的诗歌风格,也符合我们对这首扩展版《池上》的理解和欣赏。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后两句为本次回答所创,因此其创作背景仅为推测和虚构,并非白居易的真实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