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迹车声断已无,邻翁笑语自相呼。全诗是什么?

春秋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村居杂诗

宋·陆游

马迹车声断已无,邻翁笑语自相呼。

前山霁后宜寻鹿,村巷秋来好步芜。

野老但知闲日永,诗人自惜岁华徂。

小炉未冷笙歌沸,晴日半窗风竹图。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马蹄的痕迹和车轮的声音已经完全消失了,邻居的老翁们相互呼唤着,谈笑风生,雨后的前山更适合去寻找鹿的踪迹,而秋天的村巷则适合漫步在荒芜的小径上,乡野的老人只知道悠闲的日子漫长,而诗人自己却惋惜着岁月的流逝,小炉的火尚未冷却,笙歌依然沸腾,晴日里,半窗的风竹图更添了几分雅致。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陆游在村居生活中的宁静与闲适,首联“马迹车声断已无,邻翁笑语自相呼”通过对比外界的喧嚣与村中的宁静,突出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颔联和颈联则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的自然风光和村民的悠闲生活,以及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尾联则以小炉未冷、笙歌沸腾和半窗风竹图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首联通过对比外界的喧嚣与村中的宁静,突出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和颈联则通过描绘乡村的自然风光和村民的悠闲生活,进一步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尾联则以小炉未冷、笙歌沸腾和半窗风竹图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留恋与向往,整首诗语言平易晓畅,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和坎坷,但他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晚年退居乡村时所作,通过描绘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陆游在晚年时期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